广西十强国际旅行社 北海十佳旅行社 北海五星国际旅行社 咨询热线:0779-3082807  ·关于我们·付款方式
您当前所处的位置: 北海旅行社 > 旅游资讯 > 旅游新闻 > 内容

广西北海的明天

2009-3-26 10:09:45北海旅游网浏览:
字号:T|T

作者:北海市经济开发区发展公司总经理

         北海市1984年被国家列为进一步对外开放的沿海港口城市,历时十八个年头的艰苦创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城市规模、经济实力以及知名度迅猛提高,大有“后起之秀,前途无量”之势。然而随着周边城市经济的发展变化以及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北海如何在一个大的经济区域中选择自己的发展战略,这不光是北海市决策者所必须深入研究的重大课题,同时也是广西以及西南地区各级领导十分关注的重大问题。 

    一、经济发展现状与反思 

       北海市1984年对外开放以来,充分利用了国家给予的优惠政策,发挥本地的区位、资源优势,依靠全市人民和外来投资者的共同奋斗,城市规模和经济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作为西南地区出海通道港口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很大的发挥。到2001年,GDP达124.72亿元,财政收入10.68亿元,金融机构存款额为113.5亿元;市区建成面积30.2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52.38万元;全市道路总长1136公里;港口吞吐量530万吨,旅游接待人次351万人次。       
      
      然而,由于前几年的紧缩型宏观调控,使北海市经济发展步入较低迷的状态,也暴露了经济发展中存在着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这些困难和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北海市经济发展和影响了大通道作用的发挥。主要表现在: 

       ①工业基础仍然薄弱。开放以前北海市的工业基础十分落后。1983年底,全市工业总产值仅有4.8亿元,占工农业总产值的33.5%。开放后的十八年内,随着北海市整体经济的发展,工业产值也得到了高速的增长。然而这只是在原有基础较低的状况下取得的,并且是在以传统加工为主的粗放型经营基础上取得的。企业规模过小、产品档次低下、生产工艺和设备落后、支柱产业和优势行业难以形成、缺乏名优产品、结构不尽合理等仍然是北海市工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关键是在如何发展北海经济的问题上,北海市一直没能把工业摆到应有的位置上来,经济发展战略重点几经变更:一会是“以农业为主”;一会是“以港口为主”;一会是“以商贸为主”;一会是“以旅游为主”。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工业一直处于举步维艰的状态下运行。由于没有确立发展工业的应有地位,在84年开放的时候中央所给的外汇额度以及减免进口税额度大量用于进口建筑钢材和其它商品,真正用在工业方面的少得可怜。九二、九三年北海开发热期间,引入资金高达百亿,政府不但没能很好地引导资金投向实业,连本身自有的大量资金也基本上没有支持工业的发展,再次错过发展北海工业的大好时机。至今,北海市的GDP中,一、二、三产业的比重为29.9:28.7:41.4工业所占的比例明显处于弱势状态,直接影响了经济发展的步伐。 
   
      ②港口建设滞后。中央把北海作为沿海开放港口城市之一,其目的是要北海市充分利用沿海及港口的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起到对外开放的窗口作用,从而加快广西以及大西南的经济开发。而开放18年后的北海港目前仅有4个万吨级泊位,年吞吐能力仅为200多万吨。这对几千万吨的西南待运物资来说难免“杯水车薪”。事实上北海港从90年起就一直在超负荷运作。尤其93年其吞吐量就达269万吨。此外,北海港在货栈、仓库、堆场、装卸、运输等配套设备以及在港口金融、保险、科技、信息等方面的服务结构还不尽合理,功能不够健全。

        应该肯定,北海开放以来,各级对北海港的建设是十分重视的。84年政府在城市基础设施方面的两大举措分别是飞机场和两个万吨级泊位的建设。此后在92年又动工兴建了2个分别为2万吨和3.5万吨的泊位。但就其建设速度及投入资金量情况来看,确实与经济发展不相适应。“八·五”期间,北海投入城市基础设施的资金几十亿元,而港口建设不足3亿元。特别是从资金使用的时间价值角度来看,大量的未完工的楼房以及利用率极低的道路所占用的资金,若能引导到工业及港口的建设方面来,其资金边际效用则可大幅度提高。这也是作为政府在一个小区域内宏观经济调控所应采取的措施和应起到的作用。 
    
       ③资金供应短缺。从经济学角度来看,资本积累是扩大再生产的前提条件,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资金的供应。北海市在“八·五”期间积聚了上百亿元的资本,对经济高速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全市固定资产由90年的29.0亿元猛增到96年的199亿元。然而不尽人意的是这些资金大多变成了房地产和城市基础设施为主的存量资本,从而造成极大的建设资金缺口。工业项目的启动和原有企业生产流动资金严重不足,经营不景气和亏损面扩大,加剧了财政的紧张局面,极大地制约了北海市经济的发展。 

       形成这种情况有投资者自发的投资盲动性,也存在着政府引导不够。同时政府本身也在所谓的“大北海”思想指导下对基础建设铺摊子过大,战线过长而造成的。对此,朱镕基总理在93年视察北海的时候也曾提出过批评,这也应该为北海市的主政者们所引以为戒的。 
    
      ④土地开发失控。九二、九三年的开发热给北海市带来的好处是不言而喻的,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效应:一是滥批土地、造成不少的遗留问题。两年内共批出土地达83平方公里,按北海市的实际开发进度,要把这83平方公里的土地开发完成需要20年以上。由于所批出的土地未能按时开发,造成大片土地搁置丢荒。并且由于所批租的土地大多数在近郊,占去了良好地段,从而使得现在北海市本身的企事业单位为发展需要在近郊找一块像样的地皮也十分困难,无形中造成了投资成本的提高,更增加了工业发展的难度。同时由于过量征用农民土地产生了大量的遗留问题和纠纷,时不时地影响和冲击了政府的正常工作。二是滥炒地皮,造成市场混乱。两年中,在北海成立的成片开发区达22个,房地产公司数百家。其中部分企业和开发区并不重视土地的实际开发,而是单纯地炒地皮,致使房地产市场相当混乱。一张用地蓝线图往往被炒了好几手;原来批出几万元一亩的土地则要炒到十几万甚至上百万;而且同一块地皮可能会有好几个地主。这种情况造成了市场的混乱、流失了大量的税收,极大地损害了北海市的形象,引起外界所谓的“泡沫经济”的评价。 

        ⑤投资环境还待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八·五”期间,北海充分利用外来资金进行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挤身于全国投资城市40佳的行列,表面上投资硬环境已十分完备。然而情况并非如此。从工业投资角度来看,北海的投资硬环境就显得不足。比如工业结构层次较低,缺乏较完备的工业体系,没有相应的原材料及工业配件和标准件的配套,不少工厂往往由于某一另配件损坏得不到及时的修复或供应而长时间停产;一个新产品的开发所需的配件或辅料要多次外出采购造成资金和时间的大量浪费。从房地产开发角度来看也存在着城市人口过少,消费明显不足的情况。而投资软环境的情况则要比硬环境的缺陷大得多。尽管北海市近几年十分注重投资软环境的建设,提出“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口号,但实际上仍然很大程度地存在着政府部门办事效率低(包括市政府本身效率低)以及权力出租,权钱交易和乱收费现象。尤其是外界传闻的“泡沫经济”和“引凤筑巢、关门拔毛”的说法,更使北海的投资软环境蒙上了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