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银滩“老外”多
2011-2-11 11:13:04北海旅游网浏览:
次
字号:T|T
大年初二一大早,女儿就早早爬起床催我们开车“去北海外婆家”。按照家乡风俗,初一须在婆家过,初二女儿带着夫君、孩子回娘家拜年。公婆都在深圳,我们用不着两地奔波。陪公婆过完除夕和初一后,老公不放心把老人留在深圳,于是一家五口一起“回娘家”。
从深圳到北海720多公里,全程高速。早上9点出发,一家人说说笑笑、走走停停,下午5点多就到家了。
“外婆家”靠近大海,离著名的“十里银滩”只有十分钟的路程。车停楼下,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就在车外炸开。女儿吓得赶紧躲进奶奶怀里,一直等鞭炮声消停才敢下车。北海据说是少数几个还没有禁烟花爆竹的城市之一,加上盛产烟花,春节期间整个城市“鞭炮声声声不绝”。每当有客人来访,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表示欢迎。老妈和二姐早就带着孩子们在路边等候。等爆竹的硝烟散去,我们踩着一地的红纸屑下车。
北海地处广西南端,三面环海,四季海风吹拂,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到处可见花草绿树环绕。有许多外地人甚至外国人在北海买房置业。据说,当地楼盘百分之四十被外地人买走,尤以山西人居多。每到冬季,到处可见这些人带着锅碗瓢盆入住,非常有意思。
二姐所住的小区里有不少是外国人,他们的行踪就像“风”一样捉摸不定,有时住上几个月,有时一整年都没人住,所以整个小区里人很少,非常安静——当然,你也许住几年也不知道你的邻居是谁。
北海和深圳惊人地相似。30年前,北海也是一个小渔村,到处可见滩涂、农田,村民主要靠捕捞鱼虾艰难度日。如今,沧海桑田,小渔村发生了惊天巨变,早已脱胎换骨成一个现代化城市,到处可见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各种世界名牌纷纷入驻其间,交通四通八达,一派繁荣景象。
二姐的邻居是一对从美国回来的老年夫妻,男主人姓冼,非常好客。初三下午,他们邀请我们去家里玩,从而讲出了一段曲折的故事。
老两口其实是越南人,30多年前,北海作为昔日中国最大的印支难民安置点,曾为7700余名从越南回来的难侨提供了安身庇佑之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冼先生全家移民美国,靠干苦力、开餐馆在美国立足,之后加入美国籍。据当地政府统计,在北海,与冼家有相同经历的人“数以千计”。每年春节,那些身在海外的游子们携家带口“回家”过年。
2009年春节,冼先生回到家乡后,相中了这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小区,一直居住至今。“再也不想离开了。”年近古稀的冼先生说。“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有我的亲人和老伙伴。”“今年,儿女们因为工作都不回来了,就我们老两口在这儿过年。”冼太太一边给我们拿糕点,一边乐呵呵地说。屋内,暖意融融,偌大的液晶大电视里正播放着粤剧大戏,那是老两口的共同爱好。
冼先生曾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渔夫,夫妻俩当年离乡赴美时,广西大部分沿海地区还是偏僻村落。自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文本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
从冼先生家出来,天色已暗,街头路灯次第亮放,演绎着这个美丽的“珍珠之城”华美的夜曲。孩子们早已等不及了,催促着我们快点吃完饭去海滩上放烟花。
从深圳到北海720多公里,全程高速。早上9点出发,一家人说说笑笑、走走停停,下午5点多就到家了。
“外婆家”靠近大海,离著名的“十里银滩”只有十分钟的路程。车停楼下,一阵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就在车外炸开。女儿吓得赶紧躲进奶奶怀里,一直等鞭炮声消停才敢下车。北海据说是少数几个还没有禁烟花爆竹的城市之一,加上盛产烟花,春节期间整个城市“鞭炮声声声不绝”。每当有客人来访,家家户户都要放鞭炮表示欢迎。老妈和二姐早就带着孩子们在路边等候。等爆竹的硝烟散去,我们踩着一地的红纸屑下车。
北海地处广西南端,三面环海,四季海风吹拂,空气清新,气候宜人,到处可见花草绿树环绕。有许多外地人甚至外国人在北海买房置业。据说,当地楼盘百分之四十被外地人买走,尤以山西人居多。每到冬季,到处可见这些人带着锅碗瓢盆入住,非常有意思。
二姐所住的小区里有不少是外国人,他们的行踪就像“风”一样捉摸不定,有时住上几个月,有时一整年都没人住,所以整个小区里人很少,非常安静——当然,你也许住几年也不知道你的邻居是谁。
北海和深圳惊人地相似。30年前,北海也是一个小渔村,到处可见滩涂、农田,村民主要靠捕捞鱼虾艰难度日。如今,沧海桑田,小渔村发生了惊天巨变,早已脱胎换骨成一个现代化城市,到处可见高楼林立,车水马龙,各种世界名牌纷纷入驻其间,交通四通八达,一派繁荣景象。
二姐的邻居是一对从美国回来的老年夫妻,男主人姓冼,非常好客。初三下午,他们邀请我们去家里玩,从而讲出了一段曲折的故事。
老两口其实是越南人,30多年前,北海作为昔日中国最大的印支难民安置点,曾为7700余名从越南回来的难侨提供了安身庇佑之所。上世纪七十年代末期,冼先生全家移民美国,靠干苦力、开餐馆在美国立足,之后加入美国籍。据当地政府统计,在北海,与冼家有相同经历的人“数以千计”。每年春节,那些身在海外的游子们携家带口“回家”过年。
2009年春节,冼先生回到家乡后,相中了这个“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小区,一直居住至今。“再也不想离开了。”年近古稀的冼先生说。“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有我的亲人和老伙伴。”“今年,儿女们因为工作都不回来了,就我们老两口在这儿过年。”冼太太一边给我们拿糕点,一边乐呵呵地说。屋内,暖意融融,偌大的液晶大电视里正播放着粤剧大戏,那是老两口的共同爱好。
冼先生曾是一名地地道道的渔夫,夫妻俩当年离乡赴美时,广西大部分沿海地区还是偏僻村落。自从中国实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尤其是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开放开发上升为国家发展战略后,文本已成为中国目前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之一。
从冼先生家出来,天色已暗,街头路灯次第亮放,演绎着这个美丽的“珍珠之城”华美的夜曲。孩子们早已等不及了,催促着我们快点吃完饭去海滩上放烟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