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未现“登革热”,防疫须知
据报道,截止到目前北海市尚未收到疫情报告,北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全力开展“登革热”防控工作,提高卫生人员的防控水平,严防疫情发生及流行。希望广大市民和游客朋友切勿恐慌,但也不能掉以轻心哟!
登革热是由伊蚊(俗称“花斑蚊”)叮咬而传播的一种急性病毒性疾病。通过伊蚊叮咬是登革热在人群中传播的主要途径,人与人之间不会直接经过呼吸道、消化道或接触等传播。
登革热的潜伏期是3~14天,即病人一般在蚊虫叮咬后3~14天内发病。人如果得了登革热,主要的临床表现为发热,体温可达39℃以上,并伴有头痛、眼眶痛、关节肌肉疼痛,皮肤出现皮疹、淤点、瘀斑等,部分病人还可出现齿龈、鼻腔出血等情况。如诊治不及时,可造成重症甚至死亡。
如果您具备以下3个条件:
发病前14天内到过有登革热流行的国家或地区
发病前14天内有可疑蚊虫叮咬史
出现上述登革热样症状
请立即考虑采取以下3项措施:
立即与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医疗机构取得联系
进行有关登革热的实验室检查以便尽快确诊
避免病人和密切接触者被蚊虫叮咬以防止进一步传播
预防登革热,建议大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到登革热流行区旅游或生活,应穿着长袖衣服及长裤,并在外露的皮肤及衣服上涂蚊虫驱避药物;
2.如果房间没有空调设备,应装置蚊帐或防蚊网;
3.使用家用杀虫剂杀灭成蚊,并遵照包装指示使用适当的分量;
4.避免在“花斑蚊”出没频繁时段在树荫、草丛、凉亭等户外阴暗处逗留;
5.防止积水,清除伊蚊孳生地;
6.尽量避免用清水养植植物;
7.对于花瓶等容器,每星期至少清洗、换水一次,勿让花盆底盘留有积水。把所有用过的罐子及瓶子放进有盖的垃圾桶内。
8.到东南亚、非洲地区旅游或出差,要注意做好防蚊措施。回国后,如果出现发热、关节痛及皮疹等症状时,要及时就医,并告知医生自己在发病前外出旅游的情况,以便临床医生及时作出诊断。